【讨论】AI,书屋的态度和管理,集思广益。 人工智能在书屋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使用这个工具的作者越来越多(譬如《小惠的隐秘过去》作者:江听潮),读者的吐槽更是肉眼可见增长。我用AI做关键字搜索咱们版块,20-22年零星一点点,23年是个飞跃,24年占了大半,25年才过了一个多月,已经要赶超24年了。 从管理角度讲,真心感受到短篇完结文的数量激增。按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很少有人愿意做。原因很容易理解,没有名气的作者(新人),写短篇太容易被盗帖。但凡有点儿水平且自视甚高的作者,都会直接跳到长篇,用定期更新的方式,避免自己的作品被换个名字占为己有。现在有了AI,码字谈不上吃力,发表出来后,就算打了水漂也肯定无所谓。 我的态度早在《兔年盘点帖》里有提及(链接),当时还是格局小了,以为人工智能没可能替代原创作者。这才一年多,就有直接拷贝黏贴,连二次加工都不去费心的作品出现在书屋。 上个星期我跟着咱们网友的思路聊了几句,xxnile(链接)有一句话特别刺激神经:假以时日,书屋就奔着AI书屋,订制书屋去了,认真写文的哪顶得住狂轰滥炸啊!园子里很多版主早就已经有所行动,不仅表明态度,而且应用到管理上。譬如隔壁动漫的版主老三:"我们版也有拿AI作画的,我不会举荐,我尊重作品。但在我来看,AI作画不算构思创作。所以我都没给他们介绍过原创头衔,更不会举荐。"还有各个版块举行原创活动,也有版主提到:用AI冒充原创的网友越来越多,在版主搞活动时候,会有网友用AI作品当原创,极大的伤害了自创网友的创作积极性,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 留园平台方对人工智能这个工具的态度一如既往,调门非常高大上,白话说还是。但运营说到的一点非常有用:从统计数据看网友很不喜欢看AI写的帖子,AI写的四平八稳,却缺乏个性化的思想。比起真正优秀的原创写手,有趣的灵魂差得十万八千里。 从我的角度讲,网友不喜欢看是重点,虽然AI写刘备文质量如何轮不到平台指手画脚,但如果影响书屋的流量,可就和咱们大大有关了。现在平台方用数据说网友不喜欢AI文,那咱们就得限制一下。问题是管理上我只会循规蹈矩,让我想出个点子把这事儿做周全,力不从心,所以今儿发个帖子跟书屋的网友这儿集思广益。大家有什么想吐槽的,尽管说,指不定就能被用到书屋呢。譬如给帖子多做一个类别标签,就是网友想出来的。 先统一说书屋作为平台,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第一:书屋不可能要求原创作者必须公布是否使用人工智能,或者人工智能在作品里占有的比例。现在运营在帖子类别里加了个[AI辅助创作]选项,也全凭作者的主观态度是否会勾选。 从我个人角度讲,要是咬文嚼字起来,这几个字就有待商榷。如果真只是辅助作用,根本没什么好较劲的。咱们真正排斥的是‘依赖'。然后就又有个度的问题,这就跟什么是‘原创'一样无解。到现在同人、同人改、同人续算不算原创还在争呢,更不用说修过的AI文算辅助还是依赖了。 第二,书屋不可能要求转帖网友先判断文章好坏,再决定是否该发表到书屋。只能要求他们在转载过程中,如果看到标签/前言/导读等等,提到‘人工智能',转过来时会在‘类别'里加以说明。文章质量的好坏优劣只有读者说了算,这个原则书屋不会改变,至少在我当版主的时候不会改变。 第三,书屋不强行要求原创作者、转帖网友明示作品是否使用人工智能,但无限鼓励读者这么做,跟帖里有个提醒,力量一样强大。现在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判断人工智能的比例,连运营都不去做这项吃力不讨好的‘判断',书屋更不可能因为‘疑似'就开始行动,导致猎巫,这一点在咱们网友‘江听潮'这儿也提到了(链接)。读者不一样了,你们的态度可以黑白鲜明,自行判断没有限制。 最后,咱们网友已经用人工智能跑了跑这个问题。AI的这篇答复里,满满的都是求生欲,就差尖叫放我一条生路了。讨好型人格是没跑了,但又不得不说语言流畅,文法准确,逻辑清晰,文字质量非常棒!
附:原创作者‘江听潮'关于这个问题用O3模型试了试(这个问题问它有点滑稽,不过确实有用),大概有几点意见,也许可以参考一下: (一)最重要的一点意见是,设计一套鼓励"主动声明"的机制,让作者和转载者都能在发布作品时简单地标注是否使用了AI辅助创作,而不是采取强制审查或"猎巫"式的做法。其中可以包括的细化方案是: ①简化声明流程。在投稿或转载的提交流程中,设置一个简单的选项(例如复选框或下拉菜单),询问"本作品是否使用了AI辅助创作?"这样即使是转载者也能根据原作者的信息或自己的了解进行选择。这种做法既不繁琐,又能尽可能收集到相关声明信息。 ②将主动声明视为一种正面的创作透明度标志,而不是负面标签。例如,可以为声明了"使用了AI辅助创作"的作品设计一个专属徽章或标识,向读者传递"创作透明"、"勇于尝试新技术"的正能量。平台可以在首页推荐或增加额外曝光,表明这种声明不会影响流量,反而可能增强用户对作者诚信的认可。 ③提供明确的说明与指导。制定并公开一份声明指南,向创作者解释标注AI使用的意义与好处。说明标注并非惩罚,而是一种提高内容透明度和促进创作讨论的方式,这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并促进作者之间的经验交流。这种文化引导可以逐步改变大家的观念,让"标注"成为一种自发的好习惯。 ④尊重转载作品的信息完整性。对于转载作品,平台可以鼓励转载者尽量追溯原始信息,并在转载时注明"此作品转载自[原来源],原作者声明:……"。如果原作者已经标注了AI辅助创作的信息,转载时就一并显示;如果没有,则可以在平台提示"原作者未提供AI使用声明",让读者知情。这样既不要求转载者对非自创内容进行二次判断,又能保证信息的透明。 ⑤营造宽松、正向的社区氛围。避免让标注机制变成一种"猎巫"行为,强调标注是为了让创作者互相了解创作过程,而不是用来打击或追责。可以通过社区内的讨论、成功案例展示等方式,让大家认识到主动声明是一种行业最佳实践,有助于形成一种开放、共享、共赢的生态。 其他的意见还包括: (二)市面上已有不少工具(例如GPTZero、Copyleaks、ZeroGPT等)可以初步检测文本是否由AI生成。虽然这些检测器并非百分之百准确,但可以作为第一道防线,对所有转载作品进行预筛选。 (三)分级发布机制 对于来源不明或检测分数低的作品,可以先在网站的"试读区"或"低质量预览区"展示,让编辑或用户先行体验,然后再决定是否正式发布。这样既能保护网站整体质量,也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机会。
【讨论】AI,书屋的态度和管理,集思广益。
【讨论】AI,书屋的态度和管理,集思广益。人工智能在书屋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使用这个工具的作者越来越多(譬如《小惠的隐秘过去》作者:江听潮),读者的吐槽更是肉眼可见增长。我用AI做关键字搜索咱们版块,20-
0
0
0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