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神雕离影】(第一部 风起云涌)(14-15)作者:代发(tk73540)

海棠书屋 https://htsw.htsw.win 2024-10-17 19:51 出处:网络 编辑:@海棠书屋
【神雕离影】(第一部 风起云涌)(14-15) 作者:代发(tk73540)2024/10/14首发于第一会所   PS:久等,作者国庆去旅游了。  作者的意思是这两章匆匆忙忙,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往后有时间再行修改。  抱
【神雕离影】(第一部 风起云涌)(14-15)

作者:代发(tk73540)
2024/10/14首发于第一会所

  PS:久等,作者国庆去旅游了。
  作者的意思是这两章匆匆忙忙,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往后有时间再行修改。
  抱歉!

  第十四章:汉水决战
  朝阳初升,襄阳城内的喧嚣渐渐平息。
  这座雄城刚刚经历了一场持续整夜的骚乱,背后竟是蒙古汉将刘整精心策划的阴谋。
  就在昨晚蒙军主力对汉水防线发起猛攻之际,潜伏在襄阳城内的蒙古细作也同时发难。
  那些早先入城的难民中,竟隐藏着数百名蒙古精锐。
  他们分散在城内各处,趁夜色掩护,四处纵火。
  钟鼓楼、粮仓、军械库等重要建筑皆成目标。
  顷刻间,襄阳城内火光冲天,浓烟弥漫。
  范文虎虽率军连夜清剿,最终平息了骚乱,但这场突如其来的动乱已然达成了蒙古细作的目的。
  精心策划的破坏成功扰乱了襄阳守军的部署,汉水防线的兵力调动因此受阻,给蒙军创造了可乘之机。
  汉水之滨,杀声震天。
  郭靖趁着短暂的空隙,忙用衣袖擦去眼角的血迹,顿觉视线清晰。
  郭靖环顾战场,心中不禁一阵欣慰。
  这支由各派武林高手临时组建的义军,虽人数不多,却个个身怀绝技,战力非凡。
  但见丐帮弟子在鲁有脚带领下,盘龙棍和打狗棒法齐出,在敌军中左冲右突,杀出一片血路。
  不远处,全真教弟子结成北斗七星剑阵,剑光闪烁,攻守兼备,令蒙古兵难以近身。
  再看那边,少林僧人拳风呼啸,五岳剑客剑如惊电,威势惊人。
  郭靖目光所及,处处可见各路好手或轻功腾挪,或奇门兵器齐出,各展神通。
  这支义军虽寡不敌众,却凭借精湛武艺和默契配合,一时间竟将蒙古大军阻于汉水之滨。
  战场中央一个矮小身影引人注目。
  定睛一看,竟是「老顽童」周伯通。
  他双手各持一支夺来的长矛,身法诡异,在敌阵中穿梭自如。
  「哈哈哈!蒙古小儿,来抓我啊!」周伯通大笑着戏耍敌军,动作飘忽不定,令蒙古兵团团围住却无可奈何,阵势大乱。
  一夜酣战,郭靖心弦紧绷,未敢稍有懈怠。
  眼见周伯通于敌阵中穿梭往来,如入无人之境,郭靖心头不禁略宽。
  然则,正是这片刻的松懈,疲惫与内伤齐齐涌上,胸口一阵剧痛,眼前一黑,几欲跌倒。
  就在此时,身后忽传来一声悠远清亮的佛号:「阿弥陀佛!」那声音如晨钟暮鼓,在郭靖耳边回荡,涤荡他疲惫的心神。
  郭靖心中一喜,知是一灯法师驾临。
  老僧微微一笑,轻声道:「靖儿,你且安心运功调息。」话音刚落,郭靖便觉一股温和醇厚的内力,随着这轻柔的话语,如涓涓细流般涌入体内。
  这股内力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他体内游走,抚平了内伤的痛楚,调和了紊乱的气息。
  郭靖心中暗惊,知晓这是一灯大师以音传功的绝世神通,郭靖急忙盘膝而坐,运转内功心法,引导这股温和内力在体内周天运行。
  随之一灯而来的朱子柳与泗水渔隐如离弦之箭,杀入敌中,二人一文一武,配合默契。
  转眼间,已杀出一条血路,留下一地哀嚎遍野的敌军。
  一灯大师见郭靖入定,微微颔首,从容踱步向前。
  面对喊杀震天的战场,老僧双目微闭,双手合十,低声诵起经文。
  梵音骤起,如佛陀慈悲普度。
  蒙古兵将恍惚间仿佛看到金身佛陀,不由得心神摇曳,动作迟滞。
  前排士兵更是骇然失色,争相后退。
  反观义军将士,如获神力,士气暴涨。
  虽然人数仅有数百,却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他们借助有利地形,对成千上万的蒙军发起了猛烈攻势。
  刹那间,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纷飞。
  蒙军虽众,却节节败退,死伤无数。
  这支小股精锐竟然压制住了数倍于己的敌军,一时间竟扭转了战场局势。
  郭靖目睹此景,胸中热血奔涌,恨不得立即提刀冲入战阵,与敌厮杀一番。
  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心头忽有异动,犹如微风拂过湖面。
  略一沉吟,猛然想起先前瞥见的白衣倩影,连忙四下张望。
  只见汉水之滨,那白衣女子身姿曼妙,恍若惊鸿,剑光闪烁间,宛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
  纵使身陷重围,亦是进退自如,蒙古兵卒,根本无法近身。
  在她身侧,一位黑衣才俊紧随左右,时刻护卫。
  只见他剑法凌厉,招招直取来犯之敌,与白衣女子的飘逸灵动相得益彰,阴阳相济。
  这黑衣青年身形挺拔,早已褪去昔日青涩,愈显英姿勃发。
  他的每一招每一式,都似乎在为她开辟一方净土,让她在乱军中依旧从容自若。
  多年未见,这对璧人,已是人中龙凤,郭靖不禁感慨万千,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正自思忖间,忽闻身后河堤上战鼓雷动,声震四野。
  郭靖循声望去,但见河堤之上,宋军士卒一字排开,旌旗招展,杀气直冲云霄。
  禁军统制李文忠高举令旗,一声厉喝:「放!」刹那间,万箭齐发,箭雨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汉水中正欲渡河的蒙军顿时措手不及,纷纷中箭落水,哀嚎声响彻河面。
  水面顿时被染成一片殷红,无数蒙古兵士挣扎着沉入水中。
  蒙军主将刘整见势不妙,当即传令鸣金收兵。
  霎时间,南岸蒙军在水师掩护下,鱼贯撤回北岸。
  敌军既退,南岸宋军众将士无不如释重负。
  然则举目四望,但见樊城渡处狼烟未散,岸边水寨已是一片狼藉。
  那些昔日坚固的栅栏木墙,如今尽数倒塌;码头船坞,亦是残破不堪。
  汉水之上,处处可见战船残骸,那引以为傲的水师,竟已十不存一。
  樊城渡水寨覆没,宋军赖以控制汉水的凭借,至此已是付诸东流。
  水寨不存,水师覆灭,这汉水天险,已成了虚设。
  蒙军此番退却,实是弃卒保车之计,他日再欲渡江,已是探囊取物。
  蒙古汉将刘整此计巧妙绝伦,环环相扣。
  先令蒙古水师佯攻樊城渡,虚晃一枪;同时命完颜察罕猛攻上游滩头驿,目的仅在调走宋军水师统领张世杰。
  刘整深谙兵法,欲破汉水防线,必先除去张世杰,不惜以完颜察罕部为饵,制造蒙军主力进攻假象。
  果然,张世杰急率主力北上救援。
  然而,刘整这盘棋远未下完。
  他早已暗中调遣阿术率领一支精锐骑兵,悄然绕道汉水下游。
  这支骑兵星夜兼程,避开宋军耳目,成功渡过汉水,并在拂晓前抵达樊城渡,突袭宋军水师后方大营,宋军水师猝不及防,腹背受敌,顷刻溃败。
  刘整这招「声东击西」与「迂回包抄」相结合的战术,不仅打了宋军一个措手不及,更是彻底粉碎了宋军苦心经营的汉水防线。
  细究刘整这一计谋,与蒙古军队历来擅长的战略战术,可谓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蒙古大军南下,乃是秉承成吉思汗以来的军事传统,再次施展其闻名天下的「斡腹」之策。
  这一战术源于蒙古人在草原上围猎的经验,后被巧妙地运用到战场之上。
  昔日攻金之时,蒙古兵分两路:一路正面强攻,牵制金兵主力;另一路则长途奔袭,借道南宋,迂回包抄,此举使金国首尾难顾,最终土崩瓦解,斡腹之策可谓成效显着。
  如今,面对南宋赖以为屏障的京湖防线,蒙古大军故技重施,再次祭出这一克敌制胜的法宝。
  他们分兵三路:东路军直取荆湖北路重镇鄂州;中路军对准襄阳这一京湖门户;西路军从大理国入广南西路(广西),意在后发制人。
  西路军绕道西南,非为分散宋军注意力这般简单。
  待其攻克广南西路,便可长驱北上,直入潭州路(湖南)。
  彼时,他若向东进,可在南宋腹地肆意驰骋,搅乱宋军后方;若向北进,则可策应东、中两路大军,形成三路夹击之势。
  无论如何,都将在宋军腹地掀起滔天巨浪,使南宋腹背受敌。
  这便是蒙古人惯用的「斡腹之计」——避实就虚,攻其无备。
  一旦得手,宋军腹背受敌,引以为傲的江淮防线恐将不攻自破。
  这条以长江为天险、以京湖为屏障的防线,正是南宋赖以抵御北方铁骑的最后一道坚固壁垒。
  此时此刻,汉水防线已然告破。
  宋军不得不放弃这条赖以为屏障的防线,退守襄阳城内。
  至此,更为残酷的襄阳保卫战,既将拉开序幕。
  夜幕低垂,襄阳城西白马寺内,万籁俱寂,唯余香烟袅袅,钟声隐隐,更显禅意幽深。
  寺内后院,一稚龄沙弥手擎油灯,引郭靖、武三通二人穿行于曲径回廊之间。
  三人足音轻缓,唯恐扰了这方清净。
  行不多时,至一僻静禅房前,房内灯火如豆,在夜色中明明灭灭。
  小沙弥躬身而退,郭靖上前叩门,轻声道:「晚辈求见一灯大师。」门「吱呀」一声开,泗水渔隐现身,拱手道:「郭大侠,武师弟,有失远迎。
  师父正在内堂等候。」
  泗水渔隐引领二人步入屋内,眼前是一间朴素的禅房。
  屋内光线柔和,角落里一盏青铜油灯静静燃烧,散发出温暖的光芒。
  正中蒲团上端坐着一位须眉皆白的老者,正是江湖上德高望重的一灯大师。
  郭靖心中肃然,快步上前,恭敬行礼道:「郭靖见过一灯大师。」武三通紧随其后,向一灯跪下叩首:「弟子给师父请安。」一灯微笑着抬手示意:「两位请起。」
  随即指向旁边的蒲团,「坐吧。」
  朱子柳起身让出位置,为郭靖、武三通各斟了一杯清茶。
  四人分主客而坐,茶香袅袅,在这宁静的禅房中缓缓弥漫开来。
  一灯大师初至襄阳,郭靖原本打算将大师请到府上暂住,以便朝夕相处,共商抗敌大计。
  然而,一灯大师素来喜好清净,即便在这种危急时刻,也不愿改变其恬淡本色。
  襄阳城中虽只有一座白马寺,却也幽静雅致。
  一灯大师欣然选择在此安居。
  郭靖虽心有遗憾,却也深知大师性情,遂不再多言。
  郭靖今夜来访,原为探望一灯大师这位长者,兼为今日汉水一战得大师援手,心中感激,不便言表,唯以此一行,致谢恩德。
  几人围坐畅谈,话题却不经意间转到了当日汉水防线被破一事。
  提及此事,郭靖心中不禁愧疚万分。
  汉水防线被蒙军突破,他身为襄阳守将,自觉难辞其咎。
  言谈间,郭靖的语气不由自主地带上了几分落寞,眼中也闪过一丝自责之色。
  一灯大师见郭靖神色黯然,微微一笑,慈祥地说道:「靖儿,兵凶战危,胜负难料。今日汉水一役,虽有损失,却未伤及根本。襄阳城高墙厚,更有你这等忠义之士坚守,大局未失,何必忧心过甚?」
  顿了顿,大师又道:「天下英雄豪杰,谁能保百战百胜?是胜是败,皆是学问。
  胜则能鼓舞士气,败亦可汲取教训。
  靖儿勿需太过自责,还是想想如何固守襄阳,才是正理。」郭靖听了一灯大师的开导,心中稍安。
  他恭敬地说道:「大师教诲极是。只是弟子愚钝,未能尽心尽力保住汉水防线,实在惭愧。眼下蒙军势大,襄阳危在旦夕。弟子斗胆请教,往后我等该如何抵御蒙军?还请大师不吝赐教。」
  说到这里,郭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迫切和期盼,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他深知一灯大师智慧超群,希望能从大师那里得到指点,以便在接下来的战事中有所突破。
  一灯大师听罢郭靖的请教,轻轻摇了摇头,温和地说道:「靖儿,老衲一介出家人,于兵法韬略实在不甚了了。这等军国大事,应当问你那聪明绝顶的夫人才是。
  说起来,蓉儿素来足智多谋,怎么今日一整天都不见她的身影?」提到黄蓉,郭靖面露难色,沉默片刻,方才低声道:「蓉儿早已离城多日……」
  一灯大师闻言,慈眉微蹙,目光深邃地看着郭靖,似有所悟。
  他略一沉吟,目光转向屋内三人,三人见状,心领神会,悄然退出。
  转眼间,禅房内只剩下郭靖与一灯大师二人。
  沉吟片刻,一灯大师轻声问道:「蓉儿为何在此危急时刻离开襄阳?」郭靖答道:「大师,蓉儿临行前留下一封书信。」说罢,将信中内容一一道来。
  一灯大师听罢,面上并无异色,只是双目微阖,若有所思。
  片刻之后,他睁开眼睛,慈祥地望着郭靖,语气平和地问道:「靖儿,除此之外,可还有什么要对老衲明言的?」
  听罢,郭靖心中一动,抬头望向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僧,只见他目光如炬,深邃平和,仿佛已将一切洞悉。
  郭靖不禁想起自己的岳父黄药师和恩师洪七公,心中油然而生一股亲切感。
  一灯大师与黄药师、洪七公齐名,皆为当世武林泰斗。
  郭靖向来对这等前辈心怀敬仰,此刻更是将一灯大师视若亲近长辈。
  他略一沉吟,心道:「大师智慧通达,何必有所隐瞒?」当下深吸一口气,正色道:「大师明鉴,弟子确有一事相告。」
  郭靖深吸一口气,将近来江湖上沸沸扬扬的「三神器」之事,以及弥勒教主于凤年告知他的详情,一五一十地道来。
  他语气时而凝重,时而疑惑,将那些纷繁复杂的传言和自己的困惑娓娓道出。
  说到与黄蓉因此事起的争执时,郭靖不禁眉头紧蹙,声音中不觉带了几分苦涩。
  「大师,这『三神器』之说,弟子实在难辨真伪。既担心蓉儿被人蒙骗,又怕自己孤陋寡闻,误解了天下大事。还望大师明示。」郭靖说完,恭敬地看着一灯大师,目光中既有对长辈的敬重,也带着几分迷茫与期盼。
  一灯听罢,双目微阖。
  片刻后,他睁眼望向郭靖,平静道:「万法缘起,皆有其因。执着有无,不见实相。」
  郭靖闻言,不由得一怔:「大师,此话怎讲?」一灯微微颔首,目光深远,仿佛回忆起往事:「老衲年少之时,曾在天龙寺藏经阁偶然得见一卷奇书。
  此书隐于重重经卷之中,鲜为人知。
  其中有载,便提及这『三神器』之事。」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继续道,「书中言道,『三神器』乃天地灵秀所钟,每五百年现世一次。非凡俗之物,亦非常人可妄加揣测。」一灯话音方落,郭靖顿时心头一震,双目圆睁,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这位德高望重的高僧。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震撼,声音略显颤抖地问道:「大师,您的意思是……这『三神器』当真存在?」
  一灯慈祥一笑:「佛经记载,必有其因。然而,万法皆空,有无之间,又岂能轻易断言?靖儿,你是聪慧之人,遇事多加思量,自能明辨是非。」郭靖听罢一灯大师之言,不由得陷入沉思。
  他低垂着头,眉头紧蹙,心中翻腾不已。
  倘若「三神器」当真存在,蓉儿种种异于常人之处,岂非都有了缘由?她那聪颖绝伦的智慧,倾国倾城的容貌,那微微上翘的眼角,嘴角含笑的神韵……还有那夜温存,蓉儿的眉目含情,举止间那股说不尽、道不明的诱人之态……郭靖心头一震,忽又想起在竹林中碎布,于凤年的「此处仍有异香残留」……
  种种迹象交织在心头,如同一张大网,将他的思绪牢牢缠住。
  郭靖只觉得有个呼之欲出的答案在心底翻腾,却又不敢细想,不愿相信。
  他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真相的渴求,又有对未知的恐惧。
  一灯大师见郭靖神色复杂,轻叹一声,慈祥而严肃地说道:「靖儿,天地万物,皆有其存在之理。蓉儿智慧超群,心思缜密,她所作所为,必有深意。你与她患难与共,更应彼此信任。」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着郭靖,继续道:「然而,眼下国难当头,蒙军压境。
  你身为襄阳守将,更应专注战事,不可为儿女私情乱了心智。」一灯大师说完,目光如炬,语重心长地道:「待到战事平定,自有时间与蓉儿坦诚相见。如今,当以大局为重。」
  郭靖听闻一灯大师的言辞,心中如遭雷霆震荡,久久不能言语。
  沉吟片刻,郭靖抬起头来,声音低沉而坚定:「大师教诲,弟子铭记于心。
  待到战事平定,必会与蓉儿详加言明。如今,唯有守土尽责,护我襄阳不失。」一灯大师目光中透出几分赞许,轻轻颔首,道:「你心中有此大义,正是国家的栋梁。
  去吧,前路虽险,因果自有定数,守住本心,方能迎难而上。」郭靖起身肃然道:「弟子谨遵教诲。」说完,他深深作了一揖,转身离去。
  夜幕低垂,襄阳城内一片寂寂。
  郭靖独自骑行,缓缓行于回府的街衢之上。
  马蹄声声,踏碎一地月光。
  郭靖神游天外,浑然不觉周遭事物。
  直至城头火把明灭,忽而惊醒。
  抬首望那一簇簇照亮城头的火光,郭靖默然良久,喃喃自语:「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此时此刻,守土卫民,方是要务。」思及此,郭靖神色一凛,双腿一夹马腹,疾驰而去。
  汉水沦陷后,蒙古大军迅速在对岸安营扎寨。
  短短数日,汉水上已架起数座浮桥,铁骑辎重源源不断涌向襄阳。
  城外十里,蒙军连营结寨,旌旗蔽日,刀枪如林。
  营中工匠昼夜不息,搭建营帐,竖起箭楼了望台。
  粮草堆积如山,军械闪耀寒光。
  更令人心惊的是那些庞大的攻城器械:巨型投石机、高耸的攻城塔,还有数不清的云梯、冲车。
  蒙古斥候四处探查,为攻城做最后准备。
  襄阳城危如累卵,将士却只能按兵不动。
  宋军不善野战,唯有倚仗坚城固守,方可抵挡蒙古铁骑。
  纵使眼看蒙军在城外耀武扬威,将士们也只能强压怒火,紧闭城门。
  如今汉水防线失守,襄阳成孤城,援军难至。
  唯有凭借坚城,以逸待劳,方能与蒙军周旋。
  三日后,蒙古大军对襄阳城发起猛攻。
  天刚微明,投石轰城,巨石如雨。
  继而骑兵驰骋,攻城塔徐进,步卒填河架梯。
  喊杀声震天,箭矢如蝗,双方奋力相搏。
  日头渐高,蒙军几番攻退,终于有一队士卒攀上城头。
  然而,郭靖、杨过、周伯通等高手早已严阵以待。
  这些武林豪杰各展绝技,如神兵天降,瞬间将攻上城头的蒙军一扫而空。
  蒙军虽前仆后继,却始终难以站稳脚跟。
  武林高手武艺超群,非寻常士卒可敌。
  加之城墙狭窄,蒙军人多势众反难施展。
  日落时分,蒙军主将刘整见伤亡惨重,只得鸣金收兵。
  蒙军见强攻无果,遂改变策略,改为围城之计。
  只见蒙军撤出攻击范围,在城外十里处筑起高大的围墙,内有壕沟,外有鹿砦,将襄阳城团团包围。
  城内城外,俱成一座牢笼。
  蒙哥大汗下令严防死守,断绝襄阳与外界一切联系。
  粮草辎重源源不断从后方运来,显然是打算以逸待劳,慢慢耗尽襄阳的补给。
  就这样,襄阳城陷入了持久的围困之中。
  城内城外,杀机四伏,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就此展开。
  襄阳城被围月余,处境日益艰难。
  粮草渐少,军心不稳,百姓怨声载道。
  郭靖虽竭尽全力调度,却也难以扭转颓势。
  城外蒙军严防死守,不使一粒粮食入城。
  同时,他们不时小规模进攻,消耗襄阳兵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襄阳城如同困兽,难以挣脱重围。
  围困襄阳一月有余,天气渐寒。
  这日夜里,冷风扑面,凛冽刺骨。
  子时刚过,蒙军突然行动。
  漆黑的夜空中,无数火把如群星闪耀。
  投石机率先发动,巨石如雨般砸向城墙。
  紧接着,攻城塔在火把掩护下缓缓推进,云梯架起,密密麻麻布满城墙。
  襄阳城头战火熊熊,蒙军四面围攻,喊杀声震天动地。
  东门乃敌军主攻之地,战况最为惨烈。
  但见禁军统领李文忠手执大刀,指挥若定,将士用命。
  郭靖则一柄钢刀使得出神入化,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蒙军攻势甚急,源源不断攀上城头。
  郭靖见状,长啸一声,刀锋一展,登时幻出万道刀光。
  但听得一阵惨呼,涌上城头的蒙军如割麦子般纷纷倒下。
  这一记神来之笔,为守军赢得了片刻喘息。
  战至数个时辰,东门城头已是尸山血海。
  郭靖与李文忠奋勇杀敌,然蒙军如潮水般源源不断涌来,一批倒下,又有一批填补。
  守军虽然士气高昂,却也渐显疲态。
  郭靖手中长刀如飞,连环几刀,将眼前涌上城头的几名蒙古士兵尽数斩倒。
  他稍稍喘息,目光一扫,只见不远处李文忠正与数名敌军缠斗。
  就在此时,郭靖眼角瞥见一抹寒光闪过——
  一名蒙古士兵悄然攀上城头,手握钢刀,正要从李文忠背后偷袭。
  郭靖眼疾手快,右脚猛然踢出,将地上的一柄长矛直接踢飞。
  长矛破空而去,发出一声尖啸,瞬间将那名偷袭的蒙古士兵钉在了城墙上。
  李文忠听闻身后异响,回头一看,郭靖已经飞至他身旁,手中长刀如电,瞬间将他身前的敌人尽数斩杀。
  李文忠还未来得及道谢,郭靖已转身投入新的战斗。
  转眼间,城头上的敌军都被清理干净,然而守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遍地横尸,不少熟悉的面孔永远地倒下了。
  郭靖和李文忠相视一眼,眼中既有胜利的欣慰,也有深深的悲痛。
  李文忠喘息片刻,眼看城下黑压压一片,低声道:「贤弟,怕是要守不住了。」郭靖凝神立于城头,眼中精光闪动。
  沉默片刻,说道:「襄阳城在,郭某便在。今日之战,当以死守!」郭靖巍然而立,背脊挺直,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
  寒风呼啸,吹动他的衣袍猎猎作响,却无法撼动他分毫。
  李文忠转身面向郭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声音洪亮而坚定:「贤弟,你我兄弟共赴生死,至此方休。今日能与你并肩作战,文忠纵死亦无憾矣!」城头警讯四起,喊杀声震天,又一队蒙古兵卒如蚁附膻,攀城而上。
  郭靖沉声道:「来了。」
  李文忠提刀在手,厉声应道:「好!杀!」
  话音未落,大批蒙古兵卒已如潮水般涌上城头。
  郭靖与李文忠二人同时出手,郭靖长刀如龙,势大力沉,李文忠大刀挥舞如风,凌厉无匹。
  顷刻间,冲在最前的数名蒙军应声而倒。
  城头顿时陷入混战,襄阳将士与蒙军短兵相接。
  刀光剑影中,喊杀声此起彼伏,双方杀得难解难分。
  鲜血很快染红了城墙,然而更多的蒙古兵卒仍在源源不断地攀援而上。
  东方渐白,一轮红日缓缓升起。
  郭靖长刀挥落,又一名蒙古兵应声倒地。
  他喘息未定,抬眼正好撞见初升的朝阳,耀眼的光芒使他不由得抬手遮挡。
  那红日从远处的鹿门山巅缓缓跃出,金光洒遍山川,就在这时,黄蓉临行前的话突然在他脑海中响起:「霜降既过,北风乍起,晨雾初散,当远眺鹿门山。」郭靖心头一震,忙凝神望去。
  果见鹿门山顶隐约有物事闪烁,犹如天际一点寒星。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方向,生怕错过任何细微的变化。
  细看之下,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但见山巅之上,一骑当先,白马素裘,银枪在握。
  那人英姿飒爽,身后披风随风飘扬,恍若一面迎风招展的战旗。
  凝神细看,不是他的妻子黄蓉,还有谁?
  陡然间,只见黄蓉胯下白马一声长嘶,前蹄高高扬起。
  这嘹亮的马鸣声震荡山谷,犹如一声号令。
  霎时间,但见左右山巅之上人影晃动,铁骑如潮,涌现而出。
  铁骑一字排开,旌旗招展,刀光闪烁,煞是威风。
  再看那铁骑,连人带马都裹在厚实的铁甲之中。
  铁甲上泛着寒光,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郭靖不由得脱口而出:「铁浮屠!」
  「铁浮屠」是当年金国着名的重装骑兵部队,由完颜宗弼(金兀术)统领。
  这支部队人马俱披重甲,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攻防体系。
  铁浮屠的名字来源于「浮屠」,意指佛塔,形象地比喻其骑兵如同铁塔般巍然不动。
  铁浮屠的甲胄结构复杂,厚重的铁甲覆盖骑士与战马,使其防御力极强,几乎刀枪不入。
  「铁浮屠」虽已成往事,但其威名犹存。
  此时山巅上列阵的这支重甲铁骑,乃是忽必烈麾下的精锐,由完颜胤忠统领的飞鹰军。
  这支劲旅不仅传承了铁浮屠的精髓,更融入了蒙古骑兵的灵活机动,可谓集重装与轻骑之长于一体。
  此时,鹿门山巅之上,飞鹰军铁骑整齐列阵,重甲在朝阳映照下闪烁着寒光。
  郭靖见此情形,心中顿时明悟,显然这支重装铁骑已经被黄蓉成功策反。
  他不禁对黄蓉佩服得五体投地,暗自赞叹:「蓉儿这一手,当真是高明绝顶。」就在郭靖惊叹之际,山巅上的黄蓉突然有了动作。
  但见她手中长枪猛然挥出,如银龙飞舞,直指山下敌军。
  霎时间,山巅上一片轰鸣,铁骑如同山洪暴发般奔腾而下。
  但见铁甲森森,马蹄如雷,汇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朝着蒙古大军席卷而去。
  蒙古大军顿时警觉,号角声响彻战场。
  蒙军后方一名万夫长迅速下令:「列阵!挡住他们!」后方侧翼蒙军迅速重组,前排兵士将厚重的盾牌竖于身前,连接成一面坚实的盾墙。
  盾墙之后,长矛手挺矛而出,矛尖直指山坡。
  后排弓箭手弯弓搭箭,严阵以待。
  黄蓉见状,柳眉倒竖,娇叱一声:「冲锋!践踏他们!」重甲铁骑得令,如离弦之箭般向前冲去,马蹄声如雷鸣般震耳欲聋,大地都为之震颤。
  蒙古弓箭手急忙放箭,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却大多被高速冲锋的骑兵闪过。
  霎时间,铁甲重骑已如滚滚洪流般冲至敌军阵前。
  蒙古长矛手齐声呐喊,将手中长矛疾刺而出,意图挡住这雷霆万钧之势。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但见黄蓉胯下白马猛地一跃,竟似生了双翼,凌空飞渡。
  那白马四蹄翻飞,竟轻轻巧巧越过重重盾墙与森森长矛,直如天外飞仙,令人叹为观止。
  紧随其后,大批铁骑也纷纷腾空而起,人马如龙,如同一道汹涌的波涛,狠狠地拍击在蒙古军阵之上。
  盾墙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长矛阵型也被彻底打乱。
  此时,蒙军后方已然大乱,飞鹰军如虎入羊群,来回冲杀,搅得蒙古军队阵脚大乱。
  前方攻城的士兵虽仍奋力攻打,但后方的喊杀声不绝于耳,战马嘶鸣震天,令他们心神不宁。
  守军见状,士气大振,趁机发起反攻,箭如飞蝗,刀锋如雨,将攻城的蒙古兵纷纷击落城下。
  郭靖站在城头,见敌军攻势已然松动,便对李文忠说道:「李兄,机不可失,随我杀出去,合击敌军!」
  李文忠豪情顿生,朗声答道:「正合我意!」
  襄阳城东门大开,郭靖率军如猛虎下山,凶涌而出,直扑蒙军。
  蒙军已被后方突如其来的铁骑冲击得心神不定,进退失据,此时又遭到襄阳守军的反扑,顿时腹背受敌,陷入一片混乱。
  蒙哥立于高处,眺望战场。
  原本胜券在握的襄阳之战,竟在转瞬间风云突变。
  他眼看精心策划的攻势如沙堡般崩塌,胸中怒火翻腾。
  「怎么回事?」蒙哥厉声质问身旁的将领。
  那将领面色凝重,回禀道:「大汗,那支突袭的骑兵,乃是忽必烈王爷麾下的飞鹰军。」
  蒙哥闻言,眉头微皱,似乎对这支骑兵没有印象。
  「飞鹰军?」他沉声问道。
  那将领见状,连忙补充道:「回大汗,就是完颜胤忠统领的那支重甲骑兵。」蒙哥眼中闪过一丝恍然,随即怒气更盛。
  「原来是他们!」
  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没想到竟敢背叛大军!」话音未落,蒙哥已然拔出腰间弯刀,厉声喝道:「亲军护卫听令!随本汗亲自讨伐这支叛军!」
  只见蒙哥银盔银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胯下战马一声长嘶,率先冲出。
  他身后的亲军护卫如潮水般涌动,紧随其后。
  这支精锐骑兵平日里都是蒙哥的贴身护卫,个个骁勇善战,此刻在蒙哥的率领下,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向那支叛变的飞鹰军。
  蒙哥马上,手中弯刀高举,指向远处的黄蓉,厉声喝道:「擒贼先擒王!随我先拿下那个女子!」
  飞鹰军正在蒙军后方肆意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士气正盛。
  忽然间,一阵震天动地的马蹄声从侧翼传来,只见一支银光闪闪的骑兵如同利箭般直扑而至。
  「是蒙哥大汗!」有人高声惊呼。
  飞鹰军虽然早有准备,却也不免为之一惊。
  黄蓉见状,立即挥枪高喝:「列阵迎敌!」
  转眼间,两支精锐骑兵已如两股洪流般狠狠撞在一起。
  兵器相击之声不绝于耳,喊杀声此起彼伏。
  蒙哥亲军仗着气势汹汹,一开始就占据上风;飞鹰军虽然久经沙场,却因人数劣势而逐渐感到压力。
  双方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
  刀光剑影中,不时有人落马,惨叫声此起彼伏。
  蒙哥与黄蓉各自率军,在阵中来回冲杀,屡次短兵相接。
  这场恶战瞬间将战局推向白热化。
  原本已显颓势的蒙军主力见大汗亲自率军迎敌,士气为之一振,纷纷集结重整旗鼓。
  飞鹰军仅有三千余骑,虽是精锐中的精锐,却难以抵挡蒙军的人海战术。
  随着蒙哥亲自加入战场,局势急转直下。
  蒙哥大汗身先士卒,亲自冲杀在前,激励着麾下将士。
  蒙军主力在大汗的带领下越战越勇,开始全面反扑。
  蒙军的反击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他们调集了约一万骑兵,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之势,意图将飞鹰军彻底吞没。
  蒙哥亲自率领主力,直指黄蓉所在的位置。
  飞鹰军的处境愈发艰难。
  蒙军的包围圈逐渐收紧,飞鹰军的伤亡不断增加。
  黄蓉的白马上已沾满鲜血,她的面容因疲惫和担忧而显得格外凝重。
  战场上烟尘弥漫,喊杀声震天动地。
  飞鹰军将士奋勇杀敌,但已显疲态。
  蒙军的优势愈发明显,飞鹰军的溃败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汉水岸边,战况已然发生了巨大转变。
  「大汗亲征」的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迅速在蒙军中扩散开来。
  尽管隔着滔滔汉水,蒙哥大汗亲临前线的影响依然深刻地影响了这边的战局。
  原本节节败退的蒙军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士气立刻为之一振。
  他们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力量,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一名蒙古将领高举弯刀,用蒙古语高呼了「为了大汗,为了帝国」的口号,周围的士兵纷纷响应,喊声震天。
  郭靖与李文忠率领的襄阳守军,原本气势如虹的出城攻势很快就遭遇了顽强的抵抗。
  蒙军不再是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击。
  他们的骑兵开始了猛烈的冲锋,弓箭手的箭矢如雨般倾泻而下。
  襄阳守军的进攻节奏被打乱,不得不转为防守姿态。
  郭靖虽然身先士卒,在前线奋勇杀敌,他的「降龙十八掌」威力无穷,每一掌都能击退数名蒙军。
  然而,即便是郭靖这样的高手,也无法同时出现在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蒙军的反扑来势汹汹。
  他们采取了分散突击的策略,在襄阳军的防线上寻找突破口。
  襄阳守军虽然训练有素,但面对突然爆发的蒙军,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战场上烟尘弥漫,喊杀声不绝于耳。
  原本占优势的襄阳军,此刻已经陷入了被动。
  他们的攻势受阻,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溃退的迹象。
  局势对襄阳军来说已经十分不利,而情况很快变得更加糟糕。
  随着金轮法王及他的两个徒弟霍都王子与达尔巴突然加入了战场。
  这三位武林高手的出现,无疑给本就处于劣势的襄阳军雪上加霜。
  金轮法王以其高深的武功和诡异的密宗法术,给襄阳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霍都和达尔巴则如同两把利刃,在襄阳军阵中来回冲杀,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面对这样的局面,即便是郭靖和李文忠这样的高手,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襄阳军不仅要应对士气高涨的蒙军主力,还要面对这几位强敌的威胁,处境变得愈发艰难。
  烽火连天,喊杀震地。
  襄阳城外的这场大战,眼看就要倾覆天下格局。
  正当郭靖、李文忠等人陷入重围之际,忽听得一声长啸,穿云裂石,震得四野皆惊。
  郭靖抬头望去,但见一位白发飘飘的老者凌空而至,正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老顽童」周伯通。
  只见他身形一晃,已如一阵旋风般卷入战场,顷刻间便将数十名蒙古兵掀翻在地。
  「哈哈哈!郭小子,老顽童来也!」周伯通一边大笑,一边施展出匪夷所思的「左右互搏」之术,双手分别使出截然不同的武功,令敌军眼花缭乱,难以抵挡。
  紧随其后,又见两道身影如一对比翼双飞的仙鹤般轻盈落地,正是「神雕侠侣」杨过与小龙女。
  杨过手持君子剑,剑势沉稳大气;小龙女则使出玉女素心剑法,剑招轻灵飘逸。
  二人剑法相辅相成,宛如一体,所到之处,敌军纷纷避退。
  朱子柳和泗水渔隐也加入战场。
  朱子柳手持判官笔,笔走龙蛇;泗水渔隐挥舞双桨,桨法精妙。
  两人武功各具特色,却都融合了一灯大师心法,招式凌厉,顿时在蒙古军中掀起腥风血雨。
  尽管有这些武林高手的加入,战局却并未立即扭转。
  蒙古大军人数众多,训练有素,面对突如其来的劲敌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斗志更盛。
  金轮法王见状,手持金轮,大喝一声,率领霍都和达尔巴冲向前线。
  三人武功高强,很快就与郭靖、杨过等人战作一团。
  战场上烟尘弥漫,喊杀声此起彼伏。
  襄阳军虽然因高手助阵而士气大振,但蒙古军的顽强抵抗使得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
  刀光剑影中,胜负仍难以预料。
  襄阳城下的战斗虽然陷入胶着,但汉水对岸战场的局势却已危在旦夕。
  自蒙哥大汗亲自披甲上阵以来,那边的战况便一直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蒙哥大汗如同一座移动的铁塔,率领蒙古铁骑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在他们的猛烈攻势下,援军节节败退。
  即便是飞鹰军这等精锐,也难以抵挡蒙古大军的铁蹄。
  经过一番激战,这支曾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重甲骑兵如今已折损大半。
  幸存者仍在苦苦支撑,但已难以扭转战局颓势。
  正当此时,一匹白马突出重围,马上端坐着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子——正是黄蓉。
  蒙哥大汗眼神一凛,认出了这个令人棘手的对手。
  他一声呼哨,胯下战马如离弦之箭般冲出,直取黄蓉。
  刹那间,两骑相逢。
  黄蓉手持一杆银色长枪,枪尖寒光闪闪,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
  她凭借着绝顶的武艺,枪法如行云流水,每一招都直取蒙哥要害。
  银枪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时而如蛟龙出海,时而似燕子穿林,招招狠辣,势势惊人。
  然而蒙哥大汗岂是易与之辈?他骑术精湛,马下如山,马上如飞。
  每每在黄蓉的凌厉攻势下,都能巧妙地借力打力,化解危机。
  蒙哥的身形与马匹浑然一体,随着战马的奔腾起伏而进退自如,让黄蓉的银枪总是差之毫厘。
  交手数十回合,蒙哥抓住机会,突然一个马下腾挪,避开黄蓉的进攻。
  紧接着,他猛地反身,胯下战马人立而起,前蹄高高扬起。
  黄蓉一时不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到。
  她虽急忙稳住身形,却已失了先机。
  蒙哥趁势挥动马鞭,狠狠抽向黄蓉手腕。
  「啪!」的一声脆响,黄蓉吃痛,手中兵器脱落。
  还未及反应,又是一鞭抽来,正中腰间。
  这一下力道极重,黄蓉再难稳住身形,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她在地上连滚几圈,勉强站起,却已狼狈不堪。
  蒙哥大汗居高临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却又很快被凛冽的杀意取代。
  战场上瞬息万变,容不得他有丝毫怜悯之心。
  「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蒙哥大喝一声,双腿猛地一夹马腹。
  那战马仿佛听懂了主人的心意,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向黄蓉冲去。
  马蹄翻飞,激起阵阵尘土,眨眼间已逼近黄蓉身前。
  黄蓉见状,心知此刻正是生死攸关之际。
  她双目一凝,身形一矮,闪电般抄起跌落在地的银枪。
  女侠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仿佛已看破生死。
  「咄!」
  就在蒙哥战马即将撞上的刹那,黄蓉猛然一个转身,腰肢如灵蛇般扭转。
  她那银色长枪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正是殊死一搏的回马枪!
  「噗嗤!」
  枪尖准确无误地没入蒙哥胸口。
  蒙哥大汗脸上闪过一丝不可思议的神情,显然没料到黄蓉还有如此后着。
  然而,事已至此,覆水难收。
  可蒙哥的战马去势未止,仍以雷霆万钧之势撞向黄蓉。
  「砰!」一声巨响,女侠猛然被撞飞,如一只断线的风筝般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直直坠入汹涌的汉水之中。
  「哗啦」一声水响,转眼间,女侠的身影就被湍急的河水吞没。
  岸边众人只见一抹白影在波涛中若隐若现,眨眼间就被冲得无影无踪。
  与此同时,蒙哥大汗也摇摇欲坠,终于支撑不住,从马背上栽了下来。
  「大汗!」蒙古将士们发出惊恐的呼喊。
  眼见主帅落马,几名亲兵如飞般冲上前去。
  他们手忙脚乱地将蒙哥扶起,只见大汗面色惨白,胸前的长枪随着他的呼吸而微微颤动,鲜血不住地从伤口涌出。
  「快!护送大汗离开!」一名将领高声下令。
  几名亲兵架起蒙哥,迅速向后方撤去。
  蒙哥的双眼紧闭,已是昏迷不醒。
  谁也不知道,这位叱咤风云的蒙古大汗是否还能挺过这一劫。
  战场上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蒙古军中爆发出惊慌失措的喊叫,士气瞬间降到了冰点。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战局已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十五章:生死险途
  话说黄蓉跌入汉水后,顷刻间便为湍急河流所裹挟。
  冰冷水流灌入口鼻,剧痛与窒息齐袭,令她无力挣扎。
  只觉身子随波逐流,转眼间已远离战场。
  意识渐渐模糊,黄蓉心知难以支撑多时。
  此际生死一线,脑海中却浮现出郭靖的面容。
  「靖哥哥,」
  黄蓉心中暗道,「蓉儿恐怕要失信于你了。今生再难相见,你定要保重,照料好我们的孩儿……」
  正当黄蓉即将昏厥之际,朦胧中似见一道人影破水而入,身形矫捷,游动如飞,转瞬已至身前。
  黄蓉勉力想看清那人面目,可眼前已是一片昏黑。
  就在她将坠入无边黑暗之时,忽觉一双有力臂膀将她紧紧搂住,奋力往水面拖去。
  「靖哥哥?」这个念头方一闪过,黄蓉便已失去了知觉。
  蒙古大营中,一片愁云惨雾。
  中军大帐内,蒙哥大汗卧榻而息,面如金纸,气若游丝。
  帐外众将焦急等候,不安与恐惧之情,几欲溢于言表。
  忽听帐内一声哀嚎,声震四野:「大汗驾崩了!」众将闻言,如雷轰顶,一时间议论纷纷,乱作一团。
  正自惶恐间,却听得一声暴喝:「肃静!」
  循声望去,见一老者缓步而出。
  此人乃阿鲁台王爷,蒙古察合台部首领。
  如今蒙哥大汗身故,他的话语在军中最具份量。
  阿鲁台须发皆白,年过古稀,却目光炯炯有神,威严不减。
  他环视四周,沉声道:「诸位!大汗驾崩之事,万万不可走漏风声。
  若消息传开,我军上下必定军心大乱,后果不堪设想。」他的话语掷地有声,众将领闻言,无不肃然起敬。
  作为察合台部首领,阿鲁台在军中素有威望。
  他继续道:「眼下正值襄阳攻势关键之际,我等更应团结一心,不可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彰显出阿鲁台王爷多年积累的智慧和远见。
  众将领纷纷点头称是,表示赞同,显然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王爷深怀敬意。
  阿鲁台说完,目光转向站在一旁的汉将刘整,沉声问道:「刘将军,依你之见,接下来我等该如何行事?」
  刘整躬身一揖,恭敬地道:「王爷明鉴。依卑职之见,当务之急有二:其一,应当立即派快马前往鄂州战场,将此事禀报忽必烈王爷,由他定夺大局;其二,我们需严加防范,确保大汗驾崩之事不致外泄。」阿鲁台王爷听罢,颔首道:「刘将军所言甚是。传令下去,即刻派出三名最精锐的骑士,星夜兼程前往鄂州,务必将消息安全送达忽必烈王爷手中。」刘整接着道:「另外,我们还需做好以下几点:加强军中巡查,严禁士兵私下议论;密切关注襄阳城内外动向,防止敌军有所察觉;同时,应当暂缓大规模进攻行动,以免节外生枝。」
  阿鲁台王爷听罢刘整之言,双目微眯,沉吟不语。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刘将军,你这是要我蒙古大军退兵?」刘整拱手一揖,沉声道:「王爷明鉴,非是末将狂妄。只是如今形势有变,不得不思虑周全。」
  「哦?」阿鲁台王爷挑眉,「你且细说。」
  刘整深吸一口气,字字珠玑:「王爷,大汗已然驾崩,此事终有泄露之日。
  若是强攻襄阳,不但难以得手,反倒可能把我军置于险境。」他顿了顿,继续道:「一旦消息传开,我军必然军心动摇,而宋军却会士气大振。若是他们趁机反攻,我军损失恐怕难以估量。」阿鲁台王爷目光如电,紧盯刘整:「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刘整毫不退缩,直视王爷:「末将以为,当速速撤军。既可保全实力,又可为日后图谋留有余地。」
  阿鲁台王爷沉默半晌,忽然冷笑一声:「好一个急智过人的刘整。只是撤军之事,如何向众将交代?」
  刘整早有准备:「可宣称军中突发瘟疫,不得不暂撤。既可解释撤军之因,又可为大汗之事提供遮掩。」
  阿鲁台王爷听罢,眉头紧锁,目光中闪过一丝不甘。
  他虽不愿承认,却也明白刘整所言确实是当前最稳妥的策略。
  片刻沉默后,阿鲁台王爷猛地转身,双目中迸发出一股怒火:「若非那黄蓉贱人暗算大汗,何至于此?」
  他咬牙切齿,声音中满是恨意,「此仇不报,我蒙古儿郎还有何颜面立于天地间?」
  他目光如炬,扫视众将,沉声道:「传我军令,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将黄蓉缉拿归案!」
  顿了顿,又补充道:「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众将闻言,无不精神一振,纷纷应声:「遵命!」战火初歇,硝烟渐散。
  汉水两岸,蒙军突然撤退,留下满目疮痍的战场。
  宋军将士们面面相觑,一时间难以相信眼前的景象。
  有人欢呼雀跃,有人警惕四顾,更多的人则瘫坐在地,疲惫不堪。
  「蒙古人真的退了?」一名年轻士兵不敢置信地问道。
  「莫非是诈退?」另一位老兵皱眉猜测。
  几名宋将骑马巡视,高声喝令:「都打起精神来!不可掉以轻心!」渐渐地,欢呼声平息,警惕之心更盛。
  宋军开始打扫战场,救治伤员,同时派出斥候追踪蒙军动向。
  尽管胜利在望,但弥漫在空气中的,除了血腥味,更多的是一种诡异的不安。
  没人知道蒙军为何突然撤退,也没人敢断言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事就此结束。
  在这片喧嚣与紧张交织的战场上,一个孤独的身影正焦急地四处奔走。
  郭靖脸上沾满尘土,衣衫被鲜血浸透,却浑然不觉。
  此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找到蓉儿。
  他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来回搜寻,目光扫过每一具尸体,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从正午到日暮,郭靖跋涉了整个战场,却始终未能寻得黄蓉的踪迹。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希望时,忽见一名士兵倚在树边喘息。
  郭靖定睛一看,从其服饰上辨认出是飞鹰军的一员。
  郭靖连忙上前询问:「这位兄弟,你可曾见着我家夫人?」那飞鹰骑士勉力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回忆之色:「郭大侠,我好像看到郭夫人她……」
  郭靖心头一震,急切地追问:「你看到蓉儿了?她在哪里?」士兵艰难地说道:「我看到郭夫人与一名蒙古将领激战,但忽然间……」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细节,「她被那将领的战马撞击,跌入了汉水中。
  之后便不知去向了。」
  听闻此言,郭靖如遭雷殛,只觉天旋地转,双膝一软,几乎跪倒在地。
  他强自镇定,踉跄着来到河岸边,目光随着滔滔南下的江水远眺。
  「蓉儿……」郭靖的呼唤几不可闻,心中却翻江倒海。
  他恨不得此刻就纵身入水,顺流而下寻找爱妻。
  然而,远处蒙军大营的点点篝火提醒着他当前的危机尚未解除。
  夜幕低垂,寒气袭人。
  郭靖疲惫不堪地步入府门,戎装上犹带战场硝烟。
  自襄阳一役以来,今日方得归家。
  目睹庭院萧条,郭靖不禁怅然若失。
  往日熙熙攘攘的景象已成追忆,如今只剩一片冷清。
  他缓步行至院中,四下张望,每一处熟悉的景致都勾起无限思绪。
  久经沙场的英雄,此刻却觉心中空落。
  郭靖伫立良久,任凭夜风吹拂,似要吹散心中的郁结。
  然而,越是身处故地,思念之情越发汹涌,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管家武三通闻讯匆匆而来,恭敬地上前欲为郭靖脱去血污的外衣。
  郭靖却轻摇手,低声道:「不必劳烦。」
  武三通见状,不敢多言,只得默默退到一旁。
  郭靖略一沉吟,便转身朝后花园行去。
  他脚步沉重,却坚定,仿佛被什么无形的力量所牵引。
  武三通望着主人的背影,欲言又止,最终只能无奈叹息,目送郭靖渐行渐远。
  深秋的后园已失去了往日的繁盛。
  落叶铺满小径,光秃的枝桠在夜风中轻轻摇曳。
  几株还在坚持的菊花,零星点缀其间,更显得园中寂寥。
  郭靖的脚步不自觉地停住,目光穿过萧瑟的园景,落在远处那座二层小楼上。
  闲云居在这萧条的景致中愈发显得孤寂,雕栏画栋,飞檐翘角,无一处不凝聚着蓉儿的心血。
  昔日灯火通明的楼阁,此刻却是一片漆黑。
  郭靖凝视着那熟悉的轮廓,思绪纷飞。
  曾几何时,他们在檐下品茗论道,共赏明月;也在廊下促膝长谈,共度良宵。
  如今景物依旧,人却已不知何处,郭靖心中不禁一阵酸楚。
  闲云居中的点点滴滴,此刻在郭靖脑海中纷至沓来。
  仿佛又见蓉儿倚窗而立,又闻其银铃般的笑声在耳畔回荡。
  这般情景,既真切又遥远,令人心痛。
  郭靖就这般伫立良久,一动不动,仿佛要将这份思念,这份痛楚,永远铭刻在心底。
  夜风袭来,带着几分凉意。
  郭靖深吸一口气,目光依依不舍地从闲云居上移开。
  思绪万千,却终究无法改变眼前的空寂。
  正欲举步离开,忽闻一声轻叹,似有若无,如梦似幻。
  这一声叹息轻若蚊蝇,却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清晰,直透心底。
  他猛然顿住脚步,循声望去。
  但见后园凉亭中,一抹淡淡的身影若隐若现。
  凝神细看,只见那身影婷婷袅袅,宛若仙子临凡。
  月华如水,洒在那人身上,更显得肌肤胜雪,清丽绝伦。
  夜幕低垂,岘山深处一处隐蔽的山坳中,黄蓉缓缓睁开双眼。
  全身剧痛,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她本能地想要起身,却因伤势未愈,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
  「郭夫人醒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黄蓉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影在昏暗的火光中慢慢走近。
  黄蓉强撑着坐起身来,警惕地环顾四周。
  但见自己身处一处简陋的草棚内,四壁萧疏,唯有一盏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阁下是……」她开口问道,声音因虚弱而沙哑。
  那人走近,递上一个水囊,月光下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
  「郭夫人,难道这么快就忘了在下?」
  黄蓉定睛一看,顿时认出了完颜胤忠的面容。
  一时间,千头万绪涌上心头。
  她想起自己如何策反此人,令其率领飞鹰军加入襄阳一方。
  如今眼前只剩下他一人,不禁感到一阵愧疚。
  黄蓉策反飞鹰军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计谋。
  她让郭靖在襄阳军议时提出一个看似无心的建议: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
  这个提议表面上是为了加强襄阳的防御力量,实则暗藏玄机。
  然而,组建骑兵的关键在于马源。
  郭靖在军议中特意强调了这一点,声称已有了可靠的马源渠道。
  果然,这个消息很快传入蒙军耳中。
  蒙古方面闻讯大惊,立即展开严查。
  他们尤其关注可能与宋军有染的异族部队,对以骑兵着称的飞鹰军更是格外警惕。
  蒙军上下的猜忌之心与日俱增,完颜胤忠的处境也日渐艰难。
  完颜胤忠身处漩涡之中,如芒在背。
  这马源之事,犹如利剑高悬,令其夜不能寐。
  黄蓉见机而动,以此为契机,巧施连环计,终使完颜胤忠倒戈。
  「完颜将军……」黄蓉轻声唤道,目光中既有感激,又带着几分歉意。
  她接过水囊,轻抿一口,只觉喉头火烧般疼痛。
  「襄阳……如何了?」
  完颜胤忠叹了口气,缓缓道来:「郭夫人,你那一回马枪,想必已令蒙哥大汗身负重伤,若非致命,也必元气大伤。」
  他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敬佩,又道:「蒙古大军倚仗蒙哥亲征,如今主帅受创,军心必然大乱。依在下之见,他们不敢再恋战襄阳,撤军恐怕只是时日问题。」
  听罢完颜胤忠之言,黄蓉不禁陷入沉思。
  她的思绪飘回汉水边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回忆中,自己长枪刺向蒙哥的一幕清晰如昨。
  那一击快若闪电,准如飞星,枪尖没入蒙哥身躯的瞬间,黄蓉分明感受到一股透骨而过的力道。
  细想之下,黄蓉越发确信:那一枪,已然取了蒙哥性命。
  虽不愿轻易妄下定论,但以她的武学造诣和实战经验,蒙哥能在那一击下幸存的可能,实在微乎其微。
  黄蓉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光芒,语气坚定道:「当时枪尖入肉,透骨而过。以我习武多年的经验,蒙哥绝无生还可能。」
  话锋一转,黄蓉秀眉微蹙,神色间多了几分忧虑:「只是,蒙哥一死,蒙古人必然震怒。以其凶悍本性,定会不惜代价为其报仇。」她稍作停顿,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低声续道:「此刻蒙古方面只怕已然派出追兵。他们行事向来迅疾如风,恐怕早已四处搜寻我的踪迹。」完颜胤忠听罢,神色沉稳地说道:「郭夫人请放心。在您昏睡之际,我已仔细查探过此处环境。这山坳位置隐蔽,四面环山,树木茂密,寻常人难以发现。」黄蓉闻言,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但还是谨慎地道:「完颜将军考虑周全,我自是感激。只是蒙古人中能人异士不少,我们还是不可掉以轻心。」完颜胤忠点头表示赞同:「郭夫人所言极是,我会继续保持警惕。」得到保证,黄蓉开始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开始运转内力。
  只见她面色渐渐红润,原本苍白的脸庞开始恢复生机。
  她的伤势以惊人的速度好转,体内的淤血被缓缓化解。
  完颜胤忠静静守在一旁,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黄蓉身上。
  月光如水,柔柔地洒在黄蓉身上,为她镀上一层朦胧的光晕。
  只见黄蓉肌肤胜雪,莹润如玉,在月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秀眉微蹙,朱唇轻启,一派祥和宁静之态。
  入定运功的黄蓉,较之平日更添几分仙气飘飘的韵味。
  完颜胤忠看得如痴如醉,目光在黄蓉脸上流连。
  他的视线从黄蓉的眉眼扫到朱唇,又从纤细的脖颈滑到优雅的肩线。
  尽管四周寂静,他却仿佛能听到自己越来越快的心跳声。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完颜胤忠久久无法移开视线,就这样静静地欣赏着眼前这幅绝世佳人入定的美景。
  夜色如水,山谷中一片静谧。
  微风轻拂,草木摇曳,远处的山峰在月光下隐约可见。
  山间的静默仿佛凝固了时间,连流动的空气都带着一种淡淡的凉意。
  穿过山谷,月光逐渐洒满大地,视野也随着地势的变化而开阔。
  远方,襄阳城的城墙已然矗立在天地之间,灯火零星,汉水蜿蜒环绕。
  白日里的激战声仿佛仍在空气中回荡,但此刻,城内外已是另一番景象。
  白天的厮杀、呐喊和刀枪碰撞声在夜色中沉寂,只有零星的灯火依旧在城墙上闪烁,仿佛守城的将士们无言的坚守。
  郭府后花园中,明月高悬,清辉如纱,细细密密地笼罩着整座后园。
  白日的喧嚣此时消散殆尽,宁静笼罩了整个府邸,仿佛这场夜色与白日的激战从未相交,独留静夜长存。
  凉亭处,杨过与小龙女并肩而立,目光追随那渐行渐远的背影。
  池水微漾,泛起粼粼波光,仿佛映照着他们心中的万千思绪。
  自绝情谷底重逢后,杨过与小龙女原本打算在此隐居,与世隔绝,永不再涉足江湖纷争。
  谷中清幽,似与世隔绝的桃源。
  小龙女性情淡泊,心中无牵无挂,只愿与杨过共度余生。
  然而,杨过终究不是能静心隐退之人,他虽与小龙女厮守心愿已了,但内心深处的豪情仍未熄灭。
  杨过心中思忖再三,终于提出了离开绝情谷的想法。
  他意在游历江湖,若觉外面世界不如意,随时可重返此地。
  小龙女虽素来淡泊,不愿涉足尘世,却也不欲违背杨过心意。
  两人离开绝情谷后,江湖风云突变的消息不断传来。
  蒙古大军南下,襄阳告急,郭靖正率众死守城池。
  杨过闻讯,心中不禁为之一震。
  虽然与郭靖之间曾有些误会,但在这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一切个人恩怨都已显得微不足道。
  郭靖待他有师徒之情,此时襄阳危在旦夕,杨过岂能袖手旁观?
  杨过虽常游离于江湖之外,但郭靖的为人和襄阳的处境,都让他无法置之不理。
  两人毅然踏上前往襄阳的征程,决意加入这场保卫襄阳的战役。
  「天凉了。」良久,才听得小龙女轻轻开口,声似细雨落花。
  小龙女的寡言,源于她多年独居绝情谷底的生活。
  在这幽深寂静的山谷中,她鲜少有机会与人交谈。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世界里只有山石花草,和偶尔作伴的玉蜂。
  没有喧嚣,没有纷扰,也没有日常的寒暄和交际。
  这样的环境,自然而然地塑造了小龙女寡言的性格。
  她习惯了沉默,习惯了用最简练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杨过转头看向小龙女,见她眉目如昔,白衣在月光下如霜雪般洁白,清冷出尘。
  只是她眉宇间,那丝不经意的淡淡忧愁。
  他轻轻握住她微凉的手,心中涌起万千情感。
  杨过凝视着她的眼眸,轻声道:「龙儿,回去吧。」小龙女望向杨过,轻轻「嗯」了一声。
  唇角微扬,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这一声轻响,一抹浅笑,宛如春风拂面,驱散了她眉间的一丝愁绪。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两人身上。
  花园中花影绰绰,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
  这一刻,仿佛天地间只余下他们二人。
  时光仿佛在此停驻,万籁俱寂,唯有两颗心在无声地互诉衷肠。
  翌日清晨,山间密林中树影婆娑。
  黄蓉与完颜胤忠两道身影时隐时现,正向襄阳方向疾行。
  忽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势如破竹。
  黄蓉眉头一皱,当机立断道:「快,藏起来!」两人迅速隐入路旁一片茂密的灌木丛中。
  须臾之间,一队蒙古骑兵呼啸而过,扬起漫天尘土。
  待骑兵走远,黄蓉才微微松了口气,低声道:「这些蒙古兵来得真快。」完颜胤忠皱眉道:「看来我们已经被盯上了。」黄蓉闻言,神色凝重地摇了摇头:「襄阳恐怕是回不去了。
  蒙古人显然已经布下天罗地网,我们若是硬闯,只怕凶多吉少。」完颜胤忠皱眉道:「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黄蓉眼中精芒一闪,轻声道:「蒙古鞑子定然认定我们会回襄阳。」完颜胤忠闻言一怔,旋即恍然:「郭夫人的意思是……」黄蓉微微颔首,唇角勾起一抹苦笑:「那些鞑子必定在我俩回襄阳的路上布下了天罗地网。我们此时若往襄阳去,岂非自投虎口?」略一沉吟,又道:「如今之计,唯有南下,方可打乱敌人部署。此路虽险,却是我们避开追兵的唯一生机。」
  完颜胤忠听罢,不禁暗暗佩服黄蓉的机敏。
  只见他双眉紧蹙,沉声道:「郭夫人说得有理。
  只是这一路南行,山高水远,不知何处可容身避难?」黄蓉莞尔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咱们且走一步看一步,说不定反倒能化险为夷。」说罢,两人迅速整理行装,趁着晨雾未消,悄然向南潜行而去。
  身后,晨光渐渐撒落在空无一人的林间小道上,唯有几许尘土还在无声地诉说着方才的匆匆过客。
  战争打响时,蒙古大军不仅将襄阳团团围住,更占领了方圆数百里的广大地区。
  北起南阳,南至江陵,西抵夷陵,东达安陆,整个荆襄地区都落入了蒙军掌控之中。
  汉水沿岸的诸多城镇,如樊城、枣阳、随州等,无一幸免,尽皆沦陷。
  蒙军更是长驱直入,将战线一直推进到了长江北岸。
  这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仅切断了襄阳与外界的联系,更是将整个荆湖北路都纳入了战争的漩涡之中。
  宋朝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岌岌可危,朝廷的影响力几乎荡然无存。
  在这样的形势下,黄蓉与完颜胤忠的处境变得愈发危险。
  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追兵的威胁,更是一片被敌军占领的广袤土地。
  每一步都可能踏入险境,每一刻都在生死边缘徘徊。
  而她击杀蒙哥的壮举,虽然暂时挫败了蒙军的攻势,却也让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这一举动无疑激怒了整个蒙古帝国,使黄蓉瞬间成为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追杀的目标。
  在返回襄阳的途中,当黄蓉第一次遭遇蒙古骑兵时,局势的严峻程度豁然呈现在她眼前。
  这些骑兵装备精良,行动迅速,显然不是普通的巡逻队伍,而是专门为她而来的精锐追兵。
  黄蓉瞬间意识到眼前的困境。
  蒙军显然已经控制了通往襄阳的各条要道,她与完颜胤忠此时若要直接返回襄阳,无异于自投罗网。
  襄阳城近在咫尺,却又远如天边。
  黄蓉在策反飞鹰军的过程中,不仅深切感受到蒙古大军的滔天声势,更是对蒙军的部署了如指掌,凭借她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经验,黄蓉已在心中勾勒出一条最为安全的逃生路线——向南。
  这条路虽然危机重重,却是避开蒙军耳目、突出重围的唯一选择。
  林中光线昏暗,枝叶遮蔽了大部分阳光。
  黄蓉和完颜胤忠踩着湿滑的落叶,攀过倒伏的朽木,不时还要钻过低矮的灌木丛。
  这等艰难路途,饶是武功高强如他们,也不免气喘吁吁。
  忽听得天际传来一声长啸,划破林间寂静。
  黄蓉猛地抬头,透过繁密的枝叶,隐约看见高空中盘旋的一个黑点。
  「糟了,」黄蓉低声道,眉头紧蹙,「是海东青。」完颜胤忠也抬头望天,神色凝重道:「看来蒙古人是不肯轻易放过我们。」黄蓉点头,快速道:「这海东青目力过人,怕是已经发现了我们的行踪。我们得加快脚步了。」
  说罢,两人不顾满身划痕,继续在这人迹罕至的密林中穿梭,只求能甩开那空中的「眼睛」和随之而来的追兵。
  海东青是蒙古族传统上非常珍贵的一种猛禽,常用于猎鹰活动。
  这种鹰不仅可以用于狩猎,追逐猎物如野兔和鸟类,还被用来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
  海东青速度极快,飞行能力卓越,因此在蒙古人的游牧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是身份的象征。
  特别是在战时,蒙古人会用驯鹰来传递信息。
  林间回荡着二人急促的喘息,时而夹杂着衣衫被荆棘撕裂的声音。
  头顶不时传来海东青的尖啸,每一声都如同催命符,逼迫他们加快脚步。
  忽而,远处传来一声低沉的犬吠,如同一记惊雷炸响。
  紧接着,犬吠声此起彼伏,由远及近,眨眼间已将四周包围。
  黄蓉与完颜胤忠心中一凛,这才惊觉自己远远低估了蒙古人的追踪能力。
  方才的奔逃非但未能甩脱追兵,反而像是自投罗网。
  天上地下,已是处处危机。
  犬吠声骤然逼近,林木间窜出两只体型硕大的猎犬,獠牙毕露,双目猩红。
  一只直扑黄蓉,另一只则向完颜胤忠袭来。
  黄蓉身形一闪,那猎犬扑了个空。
  畜生在地上一个翻滚,转瞬又扑上前来。
  黄蓉不敢怠慢,右手食指中指并拢,凝神聚气,一股劲力自指尖迸发。
  只听「啪」的一声脆响,一粒小石子破空而出,正中那猎犬额心。
  猛犬哀嚎一声,应声倒地,再不能动弹。
  完颜胤忠面对另一只猎犬,手中佩刀出鞘,寒光乍现。
  刀锋如电,自上而下劈出。
  猎犬在空中无法躲避,被这一刀自头至尾劈成两半,重重摔在地上。
  黄蓉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不由分说地拉起完颜胤忠的袖子,朝一侧疾奔而去。
  两人在密林中你争我赶,枝叶扫面,荆棘划衣,却已顾不得这许多。
  转瞬间,密林渐疏,眼前豁然开朗。
  黄蓉与完颜胤忠跃出树林,但见面前是一条宽阔大道,远处隐约可见汉水滔滔。
  刚冲出密林,身后树丛猛然晃动。
  转瞬间,三只体型魁梧的猎犬如离弦之箭般跃出,凶狠地朝他们扑来。
  完颜胤忠反应迅速,长刀已握在手中。
  他箭步上前,挡在黄蓉身前,迎向那三只飞扑而来的畜生。
  刀光乍现,寒芒四射,只见一片白光闪过。
  转眼间,三只猛犬已倒在地上,再无声息。
  虽然解决了这些畜生,却也耗费了宝贵的时间。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阵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转眼间已是尘土飞扬。
  黄蓉脸色一变,急声道:「不好,追兵来了!」眼下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黄蓉与完颜胤不得不立即继续逃命。
  他们在宽阔的大道上奋力奔跑,身后马蹄声如雷,越来越近。
  此刻的他们,宛如被猎人逼入绝境的困兽,却又不甘就此认输。
  两人你争我赶,只求能在这生死追逐中寻得一线生机。
  双腿终究比不过四蹄,转眼间追兵已如影随形。
  眨眼之际,当前两名蒙古骑士如疾风般掠至黄蓉与完颜胤忠两侧与他们并驾齐驱。
  二人目光一触,心意已通。
  此刻已是退无可退,两人眼中同时闪过一丝决然。
  完颜胤忠微一点头,黄蓉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霎时间,二人已将心一横,准备在这生死关头拼死一搏。
  左侧骑士突然伸手,意图抓住黄蓉的后领。
  紧要关头,黄蓉身形一矮,险险避过这突如其来的袭击。
  趁骑士收手之际,黄蓉左手如电光般扣住对方的手腕,右手同时迅猛劈向其臂弯。
  这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骑士手臂一麻,整个人失去平衡。
  黄蓉顺势一拉,将其拽下马来,自己则一个翻身,稳稳落在马背上。
  另一边,右侧骑士正要挥鞭抽向完颜胤忠。
  黄蓉见状,腰身一扭,手腕一抖,数枚金针破空而出。
  那骑士仓促抬臂格挡,虽避开要害,却也失去平衡。
  完颜胤忠抓住时机,箭步上前,左手扣住马鞍,右手抓住骑士衣襟。
  一股大力传来,那骑士被拽离马背,完颜胤忠则借力翻身上马。
  刚坐稳马背,猛然感到身后一道劲风袭来。
  生死一瞬,他本能地俯身贴向马背,只听「嗤」的一声,一柄长刀贴着他的后背掠过。
  若是慢了半分,只怕已被拦腰斩断。
  那蒙古骑士见一击不中,毫不迟疑,长刀回转又是一记横劈。
  完颜胤忠不及多想,左手紧扣马鬃,右手持刀猛地反身。
  那骑士长刀已然劈下,完颜胤忠不退反进,刀锋斜撩,架住对方刀势。
  两刃相击,火星四溅。
  相比之下,还是完颜骑术更胜一筹,只见他趁势欺身,刀锋一转,迅猛刺出。
  「噗」的一声,刀尖已没入骑士胸膛。
  那骑士身子一歪,重重摔落马下。
  完颜胤忠解决对手后,急忙回首寻找黄蓉。
  只见她正陷入两名骑士的围攻,处境岌岌可危。
  完颜胤忠心头一紧,当即双腿一夹马腹,胯下战马长嘶一声,朝黄蓉所在疾驰而去。
  长刀横扫,直取黄蓉右侧那名骑士。
  那骑士被迫转身应对,顿时分散了注意力。
  黄蓉压力骤减,立即抓住机会。
  她身形一展,使出落英神剑掌。
  但见她双掌翻飞,掌影重重,宛如万千花瓣纷飞,招式看似轻柔,实则凌厉无比。
  左侧骑士猝不及防,只觉周身被一股柔韧却不可抵挡的劲力笼罩。
  仓促间想要躲闪,却已避之不及。
  「砰」的一声闷响,那骑士被击中胸口,如断线风筝般飞出数丈,重重摔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
  机不可失,完颜胤忠长刀一挥,将另一名骑士劈于马下。
  转眼间,最先追至的蒙古骑兵已被解决。
  黄蓉与完颜胤相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但很快又被忧虑取代。
  尘土飞扬,马蹄声如雷鸣般滚滚而来,身后蒙古骑兵呼啸而至。
  黄蓉与完颜胤忠并肩骑马急速前行,耳边尽是风声与追兵的呐喊声。
  完颜胤忠目光一扫,见马鞍侧悬着一副长弓箭囊,眼中精光一闪,探手抄起。
  他双腿夹紧马腹,身子略略后转,将腰背之力贯注于臂上。
  但见他弓开如满月,羽箭搭上弦时,已是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嗖」的一声,利箭破空,正中当先一名追兵咽喉。
  那骑士连哼都未哼一声,便直挺挺地栽于马下。
  完颜胤忠连珠箭发,一气呵成,转眼间又有两名追兵中箭落马。
  黄蓉看得暗暗称奇,赞道:「好箭法!」
  完颜胤忠不答,又是两箭齐发。
  这两箭一左一右,将追兵阵型打得大乱。
  只见那些蒙古骑兵纷纷勒马后退,生怕再中神箭,再不敢贸然紧逼,只得远远吊在后头,始终与黄蓉二人保持着一箭之地的距离。
  岂料这一耽搁,反倒让黄蓉与完颜胤忠得了喘息之机。
  两人见状,更加卖力,胯下骏马似离弦之箭,疾若奔雷。
  转眼间,竟已将那队蒙古骑兵远远甩在身后,只是,头顶那道挥之不去的阴影却始终如影随形。
  黄蓉抬头望去,只见那只海东青依旧在高空盘旋,如同一柄悬而未落的利剑,紧紧锁定着他们的行踪。
  「这畜生当真难缠,」黄蓉蹙眉道,「它一直在上空,就算跑得再快,也难逃追兵的眼线。」
  完颜胤忠闻言,眉头一皱,又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羽箭,搭在弓弦之上。
  但见完颜胤忠仰首望天,目光如电,瞳孔微缩,全神贯注地盯着那海东青。
  须臾间,他气沉丹田,猛地拉满弓弦。
  「嗖」的一声,羽箭破空而去,直冲云霄。
  那海东青似乎察觉危险,急忙想要闪避,却已为时已晚。
  只听一声哀鸣,海东青应箭落下。
  黄蓉眼见那海东青一头栽落尘埃,心中不禁一荡。
  那情景,竟与当年在蒙古大漠何其相似!当年,靖哥哥也是这般弯弓射雕,神射无双,百步穿杨。
  她微微侧目,只见完颜胤忠收弓回鞘,英姿勃发。
  一瞬间,往事与现实交织,黄蓉心中泛起一丝难以名状的情绪。
  「郭夫人,」
  完颜胤忠见她神情异样,关切地问道,「怎么了?」黄蓉回过神来,掩饰道:「没什么。」
  她轻轻一夹马腹,催促道,「我们快走吧,莫要被追兵赶上。」两骑并驱,踏破尘埃,顺着汉水流向奔驰南去。
  两人身影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远方起伏的丘陵间。
  滚滚江水在远处奔流不息,与他们的逃亡方向平行,仿佛是这对亡命之徒的无声向导。
  天际间,一缕轻烟在阳光下袅袅升起,无言地诉说着方才发生的一切。
【待续】

0

精彩评论